閱讀量:16132 2024-12-16
12月16日,第十一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日如約而至。這個首個起源于東方國家、代表東方國家文化自信的國際節日,象征著“一帶一路”促進共同發展、實現共同繁榮的精神。一直以來,臺鈴積極響應“一帶一路”號召穩步出海,與世界范圍內的政府、企業實現合作共贏,構建全球綠色出行交通生態。
響應“一帶一路”號召
鏈接世界走出去
“一帶一路”是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和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的簡稱。作為國家級頂層合作倡議,“一帶一路”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,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,共同打造政治互信、經濟融合、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、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。
從古城長安到非洲之南,從河西走廊到加勒比海,“一帶一路”的合作范圍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,成立了數十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臺,吸引了全球150多個國家、30多個國際組織參與。臺鈴的國際合作范圍也從亞洲一路拓展至非洲,2022年更成功與一帶一路技術與環境交流及轉移中心(深圳)(以下簡稱“一帶一路”中心)達成了戰略合作。
2023年,臺鈴受邀出席“一帶一路”綠色創新大會,與馬來西亞NI HSIN EVTECH SDN BHD公司共同簽署了電動摩托車合作協議。在“一帶一路”中心的指導下,臺鈴持續為全球政府、企業提供多樣化電動出行解決方案,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,為世界低碳出行貢獻力量。臺鈴也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精神文化宣傳,制作的微電影《郵票》獲得了首屆“一帶一路”生態環保故事微視頻大賽特等獎。
“一帶一路”中心主任禹芝文在與臺鈴戰略合作簽約時曾指出,在全球推廣綠色低碳出行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業,是臺鈴集團的使命,也是“一帶一路”中心的責任。作為全球長續航電動車開創者,臺鈴未來也將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綠色發展建設,將中國在清潔能源交通工具探索的經驗和成果,以及先進的電動車技術和產業鏈帶向全世界。
攜手全球伙伴
共走綠色發展之路
依托“一帶一路”倡議、全球化發展平臺及臺鈴在電動出行行業的技術優勢,臺鈴打通了與世界范圍內的政府、機構和企業的鏈接通道,聚焦國際交通能源轉型和電動出行技術推廣,積極進行交流合作,推動全球綠色事業發展。
2018年臺鈴成為了“聯合國電動出行合作伙伴”。隨后臺鈴攜手聯合國環境署打造肯尼亞電動出行試點,獲得國務院新聞辦和新華社的點贊。在泰國推廣電動車項目,臺鈴帶來的中國“油轉電”能源轉型解決方案在東南亞再創里程碑。2024年,臺鈴第十個智能制造基地越南基地正式投產,臺鈴兩輪電動車全球化進程實現進一步跨越。臺鈴還先后在烏干達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印尼等地落地項目,在全球環境治理及推進電動出行項目的貢獻,多次收獲聯合國環境署肯定。
(臺鈴全球第十個智能制造基地-越南基地)
在“一帶一路”精神的倡導下,臺鈴代表中國兩輪電動車產業,持續向海外輸出著技術、品牌、文化等優勢。在EICMA米蘭展等國際盛會上,拍照、咨詢、試騎臺鈴產品的媒體和消費者總會排起長隊,海外市場對臺鈴的關注與喜愛一覽無遺。今年11月,臺鈴集團總裁姚立作為行業代表,首度受邀出席聯合國氣候大會(COP29),讓世界的低碳發展目光強勢聚焦到了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。
以行動持續改變著世界各國對中國電動車乃至中國品牌的認知,臺鈴走出了一條品牌自主、技術自立、文化自信的出海之路。未來,臺鈴將持續緊跟國家的戰略布局與整體規劃,用強大的使命感推進出海進程,讓“中國智造”享譽全球,將東方國家的技術自信和文化自信,弘揚到世界每個角落。
400-6800-800
版權所有:臺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蘇ICP備2022019491號友情鏈接